本文作者:wasd8456

喷气式发动机飞机***_喷气式飞机 发动机

wasd8456 04-20 13
喷气式发动机飞机***_喷气式飞机 发动机摘要: 当一名飞行员飞一架喷气式战斗机时,他能听到发动机有多大声吗?喷气式发动机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当一名飞行员飞一架喷气式战斗机时,他能听到发动机有多大声吗?螺旋桨飞机年代,发动机因为重...
  1. 当一名飞行员飞一架喷气式战斗机时,他能听到发动机有多大声吗?
  2. 喷气式发动机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

当一名飞行员飞一架喷气式战斗机时,他能听到发动机有多大声吗?

螺旋桨飞机年代,发动机因为重量限制消声器部分斗异常简陋,噪音因而非常巨大。大到可以感受到那种声浪的震动。晕机便成为很多不适应的人经常遇到的问题。很多老飞行员退休后都震成了聋子。喷气时代到来后,噪音问题没有缓解,而且加剧了。尤其是战斗机,为了达到超音速动力被急剧提升,即使这样压榨之下,动力也只是勉强达标,至于噪音问题,也就不被重视了。

驾驶员为了能承受这种噪音,基本被完全密封起来了。驾驶舱有气密设计,头盔上加了隔离外界的耳机,说话用喉动麦克风。驾驶员戴上这套保护后,基本听不到外界声音了。听力方面也有了保护,不用再遭受那种巨大的噪音折磨。但如果驾驶员在座舱内没戴保护听力装备的话,喷气发动机的噪音会让驾驶员说话都听不清,发动机的声浪是其唯一能听到的声音。超音速情况下,不仅有噪音,还有声震现象,好像有雷再你耳边炸响一样。

在这种环境下不戴保护装置工作飞行员是受不了的。这种干扰会让飞行员烦躁,无法集中精力执行任务。出错率也会加大。尤其是旧式的战斗机,连远离飞机的地勤也要戴耳塞。不过这些都是战斗机的飞行员才有的经历。民航客机的发动机噪音就小了好几十个数量级,而且民航的机体完全密封,所以内部静音效果十分明显。无需戴头盔,密闭耳机这些***防护装备,对听力也没大的影响。民航的客机静音指数是要求很严的,虽然使用的也是涡扇喷气式发动机,到安静静音,噪声指数极低,只是稍微能感觉到发动机工作而已。驾驶舱里噪音也不大,正副驾驶完全可以互相对话,而不用戴喉动麦克风。

喷气式发动机飞机视频_喷气式飞机 发动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飞机噪声是相当强的噪声,喷气发动机噪声在距离1到1.5米测量,可以达到130到150分贝。所以对于身处飞机座舱的飞行员没有保护的话,是根本没法工作的。其实日常的劳保条例,就对处于噪声环境的工作时间长短有所规定,当环境噪声低于90分贝时,可以连续工作8小时,达到100分贝,就只能工作半小时,极限噪音强度是115分贝,就是环境噪声要是超过这个噪声强度,就没法进人工作了。可见,发动机噪声强度是高于这个极限强度的,没防护措施的话根本没法进人工作。

破音障的噪音直接能把耳膜震破

所以,对座舱内的噪声是有设计标准的。大家坐飞机的时候就有体会,坐在发动机旁边,在起飞时发动机大功率工作时,听见旁边的人说话都有点难。而坐的稍微远点,会觉得吵,但还能听清说话了。要是巡航阶段,可以听到发动机噪音,但不影响平常的对话和休息了。对于美国喷气式飞机,比如波音767,在10000米用马赫0.8速度巡航时,座舱内噪音最大的地方不超过67分贝,这样按我们的环保标准,也是可以8小时全程工作的了。而最新的波音787,空客380这类客机,噪音水平更低。美国对这方面的军标是MIL-S-08806B,规定的是军用飞机没有防护时的座舱内噪声标准,大家可以找来看看,实际数值只比民航机稍高。

喷气式发动机飞机视频_喷气式飞机 发动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飞行员必须佩戴头盔

其实战斗机飞行员在座舱里会多了一重保护,就是头盔。头盔除了防撞击,架设护目镜和夜视仪支架,耳机,话筒,也有保护飞行员不受噪声伤害的用途。战斗机飞行员需要听清各种指令,发布和汇报飞行状况,而且高强度噪声环境也使人无法长时间专心工作。按照航空君的实际飞行经验,戴上头盔后,感受到的噪音很轻微,甚至比民航客机还小。无线电通话非常清晰,自己的呼吸声也更清楚了。对于发动机的运转,感受到的更多的是从机体传来的震动这类直接传感,当然,开加力或破音障的时候航空君也没试过。

实际飞行噪声不大

喷气式发动机飞机视频_喷气式飞机 发动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对于气动噪音,因为有机体保护,对飞行员影响更小,不用过多考虑。

喷气式战斗机?

首先,任何飞行员做出飞行时都会有听力保护系统以及***听力通讯系统,多安装于飞行员头盔内,所以即使再大的发动机尾喉噪音也不会对相应机型的飞行员听力造成致命损伤。

其次,基于当今飞行器的发展,喷气式战斗力领域中的类别、等级已经有了严格意义上的划分,所以“喷气式战斗机”这个词已经是一个非常广义的名词了。姑且不屑于飞行员有无听力保护设备,就飞行员本身究竟听到的声音有多大而言,则要取决于飞机究竟飞的有多快……。

飞的越快,听到的噪音相对会越小!翻越音速的倍数前行对于当今的喷气式战斗机来说早已经不再是难事了,声音追不上你,你又怎么能听得见?

谢邀。飞行时的噪音分别由发动机噪音和空气摩擦的噪音构成,发动机的噪音会通过机身自身传导到机舱内,这个声音是相对固定的,飞快飞慢都差不多。但是,空气摩擦的噪音却是变化的。空气摩擦这个声音就像你快速挥舞一根细木棍发出的声音,不过在飞机上来说,主要是产生机翼部位。现在我们来看高亚音速飞行状态的战机,它机舱内能听到的声音分别是发动机振动声音,空气摩擦声音,发动机尾喷口声音。但是进入超音速飞行时,这三种主要噪音中最大的尾喷口噪音由于是向后传播,同时飞行速度超过了声音传播速度,这时就听不到了,从而只剩下发动机振动和空气摩擦的声音了。简单来说就是,破音障的瞬间,飞机外面听到的是类似打雷的声音和发动机的轰鸣(尾喷口噪音),但是对于机舱内的飞行员来说,刚好相反,破音障的瞬间,世界变得安静了。当然,是相对于破音障前安静了。毕竟发动机振动和空气摩擦的声音是摆脱不掉的。

喷气式发动机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

飞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速度的大小,又直接影响了飞机的战斗能力。当时的战斗机,最大时速在700千米左右。这个速度已经接近活塞式飞机飞行速度的极限。例如美国的P-51D“野马”式战斗机,最大速度每小时765千米,大概是用螺旋桨推进的活塞式战斗机中飞得最快的了。必须增加发动机推力才能进一步提高飞行速度,但是活塞式发动机已经无能为力。

二战末期,德国研制成功Me-262和Me-163新型战斗机,投入了苏德战场作战。这两种都是当时一般人从未见过的喷气式战斗机,前者装有2台涡轮喷气发动机,最大速度870千米/时,是世界上第一种实战喷气式战斗机。后者装有1台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最大速度933千米/时。

紧接着前苏联的米高扬设计局很快研制出了伊-250试验型高速战斗机。它***用复合动力装置,由一台活塞式发动机和一台冲压喷气发动机组成。在高度7000米时,可使飞行速度达到825千米/时。1945年3月3日,试飞员A.N.杰耶夫驾驶伊-250完成了首飞。随后,伊-250很快进行了小批量生产。

同样的复合动力装置也装在了苏霍伊设计局研制出的苏-3试验型截击机上,1945年4月又出现了苏-5,速度达到800千米/时。另一种型号苏-7,除活塞式发动机,还加装了液体火箭加速器,可在短时间提高飞行速度。拉沃奇金和雅科夫列夫设计的战斗机,也安装了液体火箭加速器。但是,用液体火箭加速器来提高飞行速度的办法并不可靠,其燃料和氧化剂仅够使用几分钟,而且具有腐蚀性的硝酸氧化剂,使用起来也十分麻烦,甚至会发生发动机爆炸事故。在这种情况下,前苏联航空界中止了液体火箭加速器在飞机上的使用,全力发展涡轮喷气发动机。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xchenxi.com/post/872.html发布于 04-20

阅读
分享